2020年8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乘风破浪的宝贝”调研团队来到南京市建邺区卫健委,并受到卫健委办公室主任茆玉国的接待。团队成员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南京市各区乡镇街道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主体进行随机抽样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探索婴幼儿托育的供给情况,以期完善婴幼儿托育供给能力,规范婴幼儿托育市场,提高托育服务的质量。
团队成员调研南京市建邺区卫健委 刘善韬 摄
直击市场现状,托育服务需求极大
当前,中国0-3岁儿童托育行业总体的特点为,机构数量严重匮乏,主管部门和相关法规缺少,行业标准缺少,社会力量开办托育机构困难重重。从托育机构的数量上来说,属于严重匮乏的阶段,根本不足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根据调研团队之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4.82%的人需要托育服务且有12.29%的人非常需要婴幼儿托育机构的完善市场。在托育服务形式的选择上,面临婴幼儿无人照料的情况时,第二类延时托育成为成年人的首选(53.82%)。当父母出现加班等突发情况时,便迫切需要社会机构参与进来,从而平衡成年人家庭与工作的矛盾,让婴幼儿得到相应的照料,让成年人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一个安全健康的婴幼儿托育服务市场不仅是对国家二胎政策的响应,更是为劳动力市场做出巨大贡献。
托育服务形式选择统计图 沈心怡 提供
寻根供给问题,政府市场权责不明
茆玉国主任介绍,经国家卫计委统计得出,2016年新出生人口1867万,比2015年增长11%。新出生人口中,有45%来自两孩家庭。而据统计,目前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中国城市 3 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不到 10%,而发达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在25%-55%之间,可见托育机构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 0-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大,也说明未来婴幼儿托育市场广阔。然而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幼儿园还可以招收托班,绝大多数的公立幼儿园已经不再招收3岁以下的孩子。对于3岁以下儿童的托育,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没有明确主管部门,缺少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在政策的扶持远远不够,迄今为止没有关于婴幼儿托幼服务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也不完善。
根据南京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目前南京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仅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四分之一,入托率不到1%。这不仅与目前国家公布的2%-4%的平均入托率有差距,与发达国家30%-50%入托率更是差距不小。近期市卫健委在全市开展了托育机构摸底调查,经不完全统计,共摸排到托育机构(含亲子园),其中64%为营利性机构,55%的机构是2016年以后注册登记的,月收费从600至8000元不等。因这些机构缺乏统一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资质不清,又存在不小的安全防护、食品卫生隐患,令大部分家长望而却步。
南京市建邺区卫健委办公室主任茆玉国向队员介绍情况 高宸 摄
在供给少、需求大,供给矛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调研团队结合市场与政府双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制定托育政策方案。推动南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规范发展,对托育机构的选址、功能、供餐、安全、班级规模、人员配置等统一设置标准。二是加快构建托育服务体系。建议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参与、社会监督的新型托育服务体系,鼓励以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点,发挥其3岁以下儿童照护功能,推动公益普惠的早教服务。三是通过建立完善常态化监管、动态评估和处罚惩戒等制度规范,加强对现有托育机构的监管,切实加强服务保障。四是加快建设托育服务队伍。建议政府对托育机构及其人员加强岗前培训和考核,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会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从而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通讯员:沈心怡 高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