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从一开始便显得与众不同,但我们相信疫情之下也存在着温情的一面。7月12日,为研究疫情之下大学生公益志愿活动的参与情况和态度,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03为爱前行”小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研实践活动。
通过与崔烨老师、队友一同商讨线上组织形式、反复修改问卷等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于7月30日正式面向大学生群体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表明:疫情期间大学生对参与相关的公益志愿活动抱有积极态度,但由于自身和公益志愿本身存在的问题未能将意愿向行动有效转化。
为商讨问卷会议 陈文珏提供
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参与公益志愿活动抱有积极的态度,39.02%的人担忧学习时间与志愿活动的时间方面冲突,26.83%的人认为疫情情况较为严重、不便于参与,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父母担忧、防护方面和信息来源等方面也是影响自己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的主要因素。
图为疫情期间大学生认为影响参与公益志愿活动主要因素环状图 张雨婷制作
此外,公益志愿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了阻碍大学生将参与意愿有效转化为行动的重要影响因素。39.02%的人了解到疫情期间物资短缺、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缺乏防护保障,另外,29.27%的人了解到与被检疫人群冲突事件,24.39%的人了解到志愿者内部配合不协调。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让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幅度下降。在收集到的数据中显示,97.56%的人表示有参与意愿,然而实际参与人数仅在受调查人群中占比39.02%。
图为了解到的疫情期间公益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 张雨婷制作
在针对大学生对待公益志愿活动建议的调查中发现,加大宣传力度成为大部分人会选择的一项选项。而结合其他相关问题的调查也可以看出,宣传方面是一大突破难点。63.41%的人获得公益志愿活动的渠道来源为小区宣传,较为匮乏的宣传方式和后期对公益志愿活动成果的报告导致了信息差,也成为大学生将参与意愿向行动有效转化的一个阻碍原因。
图为大学生对公益志愿活动的期望调查 张雨婷制作
针对问卷结果和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前期的宣传力度和后期对公益志愿活动的作用的宣传。
信息是决定是否参与一项公益志愿不可缺少的因素,信息的缺乏会影响人们对整件事情的认知。
在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多数人认为公益志愿活动的宣传方面有一定缺陷,而宣传方面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宣传方面的力度在人们获取公益志愿活动的信息和对此的态度的作用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完善公益志愿活动的准备工作。
公益志愿活动在准备和进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公益志愿活动质量的参差不齐成为大学生犹豫是否参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确保活动的顺利和透明公开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减少顾虑、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参与公益志愿活动中去。
在公益志愿活动的路上,希望可以做到准备完善、宣传到位,同时,也希望我们作为大学生对此抱有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能力,行为和言语并进,为社会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之下的温情,无关其他,在乎人心。众人合力,努力将生活给自己的如柠檬一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就算这一年的开头再显得如何苦涩,但最终会有回甘的那一天。
通讯员:徐俐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