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建党100周年,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不朽的丰碑”暑期实践小队开展了线上参观南京地区红色遗迹活动,并就其传承的精神对学生群体思想成长的影响进行调研。
8月12日下午两点至三点半,队长王范袁利用腾讯会议举办了云参观南京红色遗迹的活动,由队内各自负责的队员担任线上导游,为其他队员进行南京红色遗迹线上介绍。在会议中小队成员就南京市的红色遗迹进行了云参观和线上分享。
在会议上顾梓文同学为小队成员们详细讲解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顾梓文同学的介绍下,小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南京后制造的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承载中国人民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纪念馆于1985年2月20开始动工,历经30年,经过三期工程,于2015年12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01 图为顾梓文同学在进行线上介绍。 (周心怡提供)
顾梓文同学在结束介绍后,总结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祖国的日益强大带来了如今安逸的和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切身体会战争的残酷,纪念馆的建立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血腥的回忆,但并不是要让人民记住仇恨,铭记历史是为了居安思危,是为了自强自立。”
在结束了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云分享后,苗晴同学带领小队成员们一起走进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梅园新村纪念馆。她介绍道,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梅园新村”是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陈列馆以“梅园风云”为主题,以大量史料的形式展示了南京谈判期间,我党为了能够促成国共和平谈判而进行的不懈努力。里面珍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谈判期间的周恩来的专座,以及国共双方签署的一些协定等,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充分展示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超的谈判艺术和无私、忘我、奉献的革命精神。
02 图为苗晴同学在进行分享。 (周心怡提供)
而小队的另外两位成员张潮昱同学和杨宇同学则分别对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了线上的详细讲解。他们在会议上对纪念馆和陵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他们的介绍中小队其他队员了解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一座既有传统民族风格且具现代气息的优美建筑,纪念馆内设10个展厅,其中9个用于陈列展览革命烈士的事迹,宽敞明亮的展厅内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串联各时期重要事件,以烈士牺牲时间先后为顺序,共陈列了127位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岗,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南大门、 广场、 纪念馆、纪念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墓群,纪念亭等。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其中陈列了革命烈士的英勇斗争事迹,供人们瞻仰学习。翔实的文物史料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革命先烈们机智勇敢、艰难曲折的斗争经历和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杨宇同学最后说道:“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为对各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03 图为张超昱和杨宇在进行分享。 (周心怡提供)
此次线上参观红色遗址让队员们更加深刻了解了建党与建国的艰辛,也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通过对这些红色文化的学习,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根深蒂固,无论是革命顺利发展时期,还是在遭受严重挫折时期,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追随中国共产党,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会议结束后,队长王范袁有感而发:“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历史、忘记为何出发。”同时鼓励队员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红色精神的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前行。
(通讯员:周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