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共青团对大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要求,2020年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上山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桦墅村进行了线下走访,考察桦墅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和整治现状。通过观察桦墅村乡村基层建设,总结乡村脱贫攻坚的经验,“上山下乡”小队尝试着为农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掘的新思路。
桦墅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水美乡村。走进桦墅,映入团队成员眼帘的除了碧绿青葱的田园风光之外,还有风格别样的徽派建筑。谁能想象到曾经的桦墅村也拥有过崎岖的小路和破旧的房屋,和大部分原始乡村并无不同。而短短几年,桦墅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桦墅村非常重视环境整治和维护。桦墅村所处的西岗街道是紫东发展的核心区,属于紫东地区环境整治提升的重中之重。乘着政府环境整治的东风,桦墅村开展了一系列拆迁和整治。为了解桦墅村的整治历程,团队成员对村民进行了采访。提及规整美观的绿化,村民说:“环境不好哪能吸引人来看哪!前几年,村干部带我们这些村民去园子、路边除草,把地弄规整了,环境美观了不少。”而之后村民们也开始注重平日主动维护周边环境,这才有了桦墅村现在的模样。团队还了解到桦墅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进行了道路、房屋和厕所等基础设施的重建。尤其是小型停车场的建设,解决了车辆路边乱停乱放的问题,大大美化了道路环境,也为观光游客提供了便利。桦墅村将环境整治落实到每个角落,村民和保洁深入巷子肌理,共同整治脏、乱、差。村庄还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小队在走访中发现,村中的路旁不仅分类林列垃圾桶,还专门设置了分类说明的宣传栏,使村民和游客能自主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去。此外,村干部重视河塘、水沟等水源的整治与维护,使桦墅村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美乡村!

小组成员对村民进行访谈,高友鹏摄

桦墅村房屋图,李格摄
桦墅村还格外注重乡村精神建设。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小队拜访了桦墅学堂,发现学堂内部陈列了大量书籍和影片,吸引了一些大人孩子前来借阅观看,颇有“乡村图书馆”的意味。除了对知识的追求外,村内还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村民有时会扮上古装,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日常生活中,村民的娱乐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就在小队成员走访时,偶遇大爷大娘拉二胡唱小曲,洋溢着满满的古村韵味。

村民闲暇拉二胡表演,薛滢摄
有了这一系列措施,现在的桦墅村不但是乡村环境治理的模范村,更是游客眼中的“绿野仙踪”。整治与重建后的桦墅村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团队成员走进乡村集市,就发现了众多游客的身影。游客们在参观美景之余,购买土特产品,体验乡村风味,村里的农产品慢慢打开了销路,乡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好的乡村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成为桦墅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桦墅村在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乡村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千年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桦墅村的发展历程再次向众多乡村印证了,城镇化和商业化不是农村的唯一出路,青山绿水的田园一样可以物质精神双丰收。
(通讯员:钱雨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