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新冠疫情对人们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方式产生了持久影响。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定程度的生活方式变化,对于希望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以及希望把精力放在哪些环节上,人们已经建立起了新习惯和新认识,也必将留下特别的历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图为实践项目标志
为探索在疫情下人们产生了哪些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是否能够良好得被推行,7月16日至8月3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特组建“火星小肉丸”社会实践团队,并由刘凯老师带队指导。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上的方式在微信公众号中对疫情下新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科普宣传以及思考。

图为微信公众号大发app大发app官网入口官网入口首页
厕所革命、垃圾分类
此次疫情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很多人关心,“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革新举措,能否广泛落地生根。厕改虽小,却关系千家万户。一些群众认为,厕改要严防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搭“花架子”,切实办好“关键小事”。
分餐“食”尚、“阳光厨房”
此次疫情,让“分餐制”“阳光厨房”等倡议进入公众视野。自餐饮业陆续恢复堂食以来,餐饮业流行起了“分餐制”“公筷制”、同时也引起了开展“阳光厨房”建设的潮流,倒逼餐饮企业提升卫生质量。疫情教育了我们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公筷制”、“分餐制”和“阳光厨房”,这些举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让咱们吃得安心,更吃得卫生、健康!
“互联网”大显神通:“宅”健身、“云”学习、“云”娱乐
疫情期间,在“宅居”中尝试健身、阅读、“云”游的人多了,很多家庭逐渐养成了运动和学习的好习惯。像南财,就选择了线上教育来使在家中也不忘学习,甚至在线上进行了体育打卡。线上也多了许多运动博主,经常发一些在家也能进行的运动教学,形成了全民居家健身的良好局面。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抖音、b站等影视类软件还有网络游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能从中学到防疫日常小技能,看到了全国人民自家隔离抗疫的一些生活细节,这是我们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情况下能有的最好的娱乐方式。
禁止“野味”
“野味产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完善立法,各地也纷纷拿出最严举措,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不仅如此,杜绝这种陋习还需人们改变观念,摒弃“野味”滋补、猎奇炫耀等不健康的饮食理念。应升格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刑法等法律中的处罚力度,并同步加强现代饮食文化培育和宣传,切实从源头阻断不良需求。

图为部分推送内容
随着疫情好转,我们会逐渐发现:改善居住环境,关注餐桌安全,培育运动文化,摒弃滥食陋习……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变得更卫生、更健康。有人说:“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经历疫情,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疫情促使人们养成了许多好习惯,也加重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程度的重视。
通讯员:张涵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