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易地搬进新生活-大发app官网入口

 公共管理学院:易地搬进新生活-大发app官网入口
当前位置: 大发app官网入口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易地搬进新生活

发布者:公共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0-08-23 [来源]:团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为实现全国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能够脱贫的目标,国家做了许多的努力。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2020年7月28日,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乘风破浪勇向‘黔’”实践小队,前往贵州省惠水县明田移民小区进行实地调研。

贵州省惠水县明田移民小区生活图  王芳瑶拍摄

“乘风破浪勇向‘黔’”小队走进小区后,首先采访了该社区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他们的采访,了解到惠水县明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惠水县经济开发区内,是该县依托园区企业多、就业空间大等优势规划建设的园区产业型安置点。社区内呈现汉族与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共同杂居的模式。目前,这个安置点已建成安置房1095套,入住搬迁群众893户3750人。全部建成后,计划集中安置全县80%以上的搬迁对象。2016年以来,惠水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针对困难群众“搬出来后怎么办”这一最为关键的问题,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探索建立了“盘活三地、衔接三保、落实三就、建好三所、完善三个机制”等一系列移民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机制,努力让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取得了显著效果。而明田移民小区就是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果的一个典型代表。

贵州省惠水县明田移民小区生活图  王芳瑶拍摄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搬入新家的群众来说,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崭新且陌生的环境,如新的邻居、新的住房等。新住户能否适应搬家后的新环境,拥有良好的居住感受等都是未知的,而这些问题都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真正的实施效果。“乘风破浪勇向‘黔’”小队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的方式,深入调查了住户们搬迁的原因,对居住的社区环境和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对于社区治理和建设的意见等。此外,通过与社区居民的谈话,发现居民们对于扶贫政策的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如图1所示,仅有30%左右的人表示对于当下实施政策的不满意。对于入住社区各方面的总体评价也都是以满意评价为主的,其中,社区环境建设负面评价占比约18%、居民委员会建设和生活服务等方面近乎持平,分别占比约24%和27%,说明目前社区内的环境建设情况良好,但要更加注重对居民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此外,约64%的居民都表示愿意以出资献力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活动中来。因此,居民委员会方面也要完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方面的制度法规来更好地建设社区,从而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居住各方面的满意度。

1

但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如图2所示)以及与居民的交谈中,“乘风破浪勇向‘黔’”小队也发现近45%的居民对于社区的文化建设不甚满意,约36%的居民表示社区文化建设一般,这就明显反映出了搬迁社区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薄弱的现状。由于搬入社区后,邻里之间有了一定距离,日常的来往也相应的减少了。因此,虽然对搬入的新家较为满意,但不少居民依然会怀念原居住地的生活,特别是老龄群体。针对以上问题,社区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娱活动,增进社区内邻里的来往,营造社区内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社区凝聚力,缓解新入住居民的不适感。

2

总体而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社区文化建设环境、卫生环境、政策/规章制度/管理规则、绿化环境、居委会的设置及办事效率、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娱乐、交通、购物等)等作为衡量标准,多数群众对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举措是持满意态度的,可以看出该政策是行而有效的。但也给新迁入社区的群众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搬入新家后远离家乡亲朋、邻里关系难以快速建立、“失去土地”后导致谋生方式改变、社区文化建设薄弱等问题,希望当地政府和社区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合理解决居民们的诉求,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的居住满意度。

/高升 王笑妍

/王芳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