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扶贫”实践团队深入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的扶贫实践地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兵分两路探索当地乡村振兴扶贫项目的实施落实情况。
扶贫之路鲜花烂漫
首先,队员们来到的是友谊花海扶贫项目实践地。进入友谊花海旅游景区,各式各样的花映入眼帘:百日草、鲁冰花、醉蝶等,可谓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直叹见识之短浅,学识之浅薄。
经过实地走访,队员们游览了景区内的观光台、农贸交易区、水上游乐区、迷宫……友谊花海景区真可谓集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于一体,成为桦甸市游客们心驰神往的最佳游玩场所之录,也成为桦郊乡村级集体扶贫项目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吉林省桦甸市友谊花海 武庆提供
经了解,友谊花海项目始建于2017年,依托桦郊乡原苏密沟旅游专线,并结合了白桦林景区建设而成。为响应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扶贫的强烈号召,友谊村村委会在结合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之后,成立了友谊花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友谊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作为花海扩建及环境整治等项目的支出。
实践队员通过向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咨询,得知友谊花海初始建成时仅37亩。在实际建成、开放并获得较好的反响后,友谊村集体成员商量决定将其扩建成为占地面积20公顷,并将16个品种的花卉增加至50余种,增添了众多的游览设施与游玩项目。建成后,友谊花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顺势而上,借鉴现代旅游服务景区的热门项目——水上乐园,建成后的一年时间便已接待了6万多名前来游园的旅客。
仅2018年,友谊花海旅游公司的收入在友谊村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中贡献度超过60%,达54万元。次年,友谊花海凭借水上滑道、网红桥等多种水上游乐项目吸引游客8万余名。同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旅游花海的单项收入达70余万元。该项目还带动了当地100多名农村劳动者的就业,人均增收2500元;带动12名贫困就业户就业,人均增收1500元,大幅提高了贫苦百姓的收入水平。
自强之士春风满面
木耳菌袋培植温室 马欣萌提供
从2014年至今,原为扶贫对象的范开全种植木耳已有五六年的经验,木耳的种植面积已经达6亩,共计生产菌袋6万余袋。他承揽了包括对木耳菌袋进行杀菌在内的各项工作,庞大的工作量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木耳菌袋培植场工人 马欣萌提供
古话说:“祸福相依”,被生活逼上梁山的范开全开辟了身边人从未涉足的道路,成了村里的创业领军人物。早年,范开全的妻子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六年却疗效不佳,此后便无法从事生产劳作。对本就不太富有的农人家庭来说,丧失了一位成年劳力,整个家都摇摇欲坠。何况,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再加上儿子读书的费用,一年共计需要五六万。范开全的心里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一颗石头堵在心上。
妻子生病之前,范开全一家以包地、种地为生,生活虽然算不上宽裕,但仍可以勉勉强强地度日,并有所结余。然而,妻子生病之后,范开全失去了得力的帮手,只能一人担起家庭的重负。焦急、烦闷以及无奈之感一时汇于心间,导致范开全也抑郁了一段时日。但生活从来不会因为萎靡不振而可怜谁,在巨浪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范开全深谙此理。
困顿之余,范开全四处寻求能够改善生活的途径。偶然,他听别人说种植木耳能够赚到不少的利头。凭借时运的垂青与个人的努力,范开全积极响应村政府的政策导向,通过政策贷款的途径开始种植木耳。向村镇金融机构贷款后,他将这笔四万元的小额贷款用于建造棚舍,也就是图中的木耳菌袋培植温室。
双向帮扶,畅通无阻
村镇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双向帮扶,带动了更多的人脱贫,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通讯员:李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