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经济受损,社会动荡,人们闻“疫”丧胆。政府治疫防疫的同时,高度重视消除疫情带来的社会影响。其中,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助力复工复产,度过难关。然而,仅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只能维持企业基本生计,中小微企业更应提高自身生存力,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积极自救。
为向中小企业提供自救新思路,7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企有此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会议的方式有序开展线上采访与调研工作,设计疫情企业保险,以达到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缓解经济压力的目的。
图为实践队员积极开展线上会议 通讯员 孙佳宁 摄
在此次会议中,“企有此险”团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江苏省保险公司在缓解企业经济压力上有一定基础,因此确定了以江苏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为依据,参考巨灾保险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保险合同,来建立疫情企业险的模型;同时,队员依据各自分工,查阅关于巨灾保险的条款案例、中小微企业的财务分析、与疫情相关的保险案例,以确定保险合同中的主要内容。
图为本次会议确定成员分工明细 通讯员 孙佳宁 摄
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收集了2020年1、2月小微企业行业指数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企业行业指数出现直线下滑的情况。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制造业下滑最严重,高达20%;服务业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小,下滑10%,其余行业分别收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行业指数的大幅下滑反映了疫情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了致命打击。团队通过线上调研发现,中小微企业生存环境不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资源相对有限,所以涉及范围仅限某个较小领域或者某个地域;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竞争劣势明显,无法和大规模生产的大企业竞争,只能压缩利润空间,与同规模中小微企业竞争。而疫情的爆发直接使市场处于停滞状态,中小微企业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成本依然在,营业额却在大幅骤减。因此,疫情企业保险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经济压力有重要的作用。
图为 2020年小微企业行业指数比较 通讯员 孙佳宁 绘
团队成员在分析保险公司财务报告时发现如果没有政府优惠政策的帮扶加持,行业指数下滑幅度将会更加剧烈。因此,疫情企业险应该是一款保险公司和政府联合创建的保险,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在疫情或者类似重大卫生事件来临时,及时保住现金流,做好业务加减法,并且在疫情后期提供资金支持,结合国家复工复产的有利政策,帮助企业恢复经营,步入正轨,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图为疫情企业保险运营机制 唐艳玲 绘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这次的疫情企业险调查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市场上保险的机遇与发展:就企业本身而言,除常见的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之外,我国对于应对疫情的企业保险供给明显不足。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财政优惠,中小微企业对其依赖程度高,没有形成使用市场机制渡过难关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在中国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相较于重大灾害的发生,重大疫情的发生频率明显较低,因此市场创造专门针对疫情等公共卫生风险的保险产品。就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言,突发疫情下的企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尽管疫情发生概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超过一般的风险。团队成员在对比一般风险后(如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发现,相对而言,由于市场机制本身产生的经济萧条,产业没落往往仅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行业,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公众卫生等自然社会问题却能威胁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
通过此次线上调研,我们发现中小微企业存在很多潜在风险,但是风险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机遇。作为新一代的金融人、保险人,我们更应该利用在南京财经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知识,投入到保险的研究中,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经济高效发展。这个暑期,“企有此险”实践团队将为企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积极自救创造新思路,开创新方法引领新路线!
通讯员 孙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