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学院: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共绘残障就业创新蓝图-大发app官网入口

 国际经贸学院: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共绘残障就业创新蓝图-大发app官网入口
当前位置: 大发app官网入口 >> 正文

国际经贸学院: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共绘残障就业创新蓝图

发布者:国际经贸学院 [发表时间]:2024-08-26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南京8月22日电(通讯员 袁霓 印睿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事业,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科技绣梦”团队于8月18日至8月20日,深入栖栖小店、青蓝“美丽工坊”、太阳花残疾人之家等前沿残疾人服务机构,足迹遍布南京市多个行政区,共同致力于“保存量、促增量、强体系、提技能”,用爱与责任温暖残疾人心灵,展现社会深情关怀,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式探索挖掘残障人士就业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聚焦创新,“栖栖”之火可以燎原

8月18日,团队调研的首站,聚焦于栖霞区南京技师学院内的栖栖小店以及西岗分店。这些小店不仅是政府指导与市场运营结合的成功典范,更是残障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舞台。随着社会对残障就业的关注提升,“栖栖小店”凭借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认可,拓宽了残障人士的就业路径。

在与负责人深入交流后,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负责人对栖栖小店的预设远不止于此,在维持一定收支水平的前提下他们还希望继续扩大影响力,带动更多的残障人士就业。除此之外,团队还以消费者的身份亲身体验残障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热情服务,通过无障碍沟通了解他们的就业体验。从一杯杯香浓的咖啡到一件件精美的陶瓷手工艺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残障员工们的匠心独运。借助语音转文字系统、手语菜单等无障碍交流工具,团队与残障员工进行深入交流,深切感受到了“栖栖小店”在助残就业上的积极贡献与显著成效。

图为听障员工正在制作咖啡 印睿凌摄

走进青蓝,见证“指尖经济”的魅力

8月19日,团队探访了高淳区的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附属的公益助残项目——青蓝美丽工坊和三陇村残疾人之家。在这片充满乡村气息的土地上,青蓝公司不仅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将关爱目光投向了残疾人群体。公司通过“非遗传承 家庭手工坊”的经营模式,为残疾妇女提供了手工编织等实用技术培训,并通过实体与电商的双重销售渠道,将她们的作品推向市场,真正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了“指尖经济”的繁荣。这种“培训 就业 销售”的模式,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自信与尊严。此外,工坊还规划了多功能区域,包括手工培训室、托养室及康复训练区等,为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在对负责人的采访中,团队也了解到青蓝助残先进的工作理念。这家以农业为基础的公司一直扎根基层,关注残疾人弱势群体。同时还创新性地从农村入手,填补了残疾人援助事业地区上的空白。面对未来,青蓝公司也展现出了自信与决心。“公司将继续深化助残事业,不断创新模式,拓宽就业,为更多残疾人提供机会与平台。同时,我们也将紧跟时代,积极融入电商平台,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负责人如是说道。

图为美丽工坊内的手工制鞋 袁霓摄

携手社会力量,共筑太阳花就业平台

8月20日,团队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浦口区的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这里被誉为残障人士心中的避风港。机构以辅助性就业为核心,集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及非遗传承等多重功能,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致力于为残障人士提供精细、精准、高效的数智助残一站式服务。通过引进企业代加工项目,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在辅助性就业区域,团队成员亲眼见证了每一位残障员工都全神贯注。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展现出了不凡的技艺和专注。“喜憨儿洗车中心”等特色项目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部分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还以其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残障人士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图为辅助性就业区域的工作清单 印睿凌摄

团队与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到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团队的紧密合作。机构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当地政府不仅提供免费的场地资源,还通过各种渠道推荐服务对象,确保服务覆盖到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该机构还以其前瞻性的视野,携手多家企业,共同搭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平台,并积极拥抱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持残障人士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负责人交流 印睿凌摄

共筑美好未来,科技绣梦在路上

此次“科技绣梦”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可持续的助残就业模式。未来,“科技绣梦”团队将继续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残障人士就业服务的智能化、精确化发展,为助残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让科技光芒照亮残障人士就业之路。

投稿:国际经贸学院 吴煜柳 施宇同

审稿:国际经贸学院 张春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