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江门8月24日电(通讯员 杨一凡 周欣)葵艺始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20日,为切身了解葵艺发展现状以及民众和传承手艺人对葵艺发展的态度,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青青园中葵,古韵焕新生”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前往广东江门新会,实地探访民国1917、三十三里墟街,在实践中亲身体验非遗葵艺的独特魅力。
探访葵艺传承“据点” 重拾文化历史基因
到达江门民国1917后,实践团成员们先对这处在地文化复合空间进行游览。这里的建筑自清朝延续至今,古朴的镬耳,悠久的青砖,屋内温润泛黄的竹节椅和四处陈列的葵艺制品,无一不透露出浓郁的历史气息。葵艺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葵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葵扇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价值地位。通过老师的讲解,成员们了解到葵艺是以植物蒲葵为原料加工制作工艺品及生活用品的民间手工艺,东晋时期就有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清代乾隆至光绪的两百多年间新会葵艺发展至巅峰。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在葵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编制葵扇的过程,学习葵扇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小窍门。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编制葵扇 高美琦摄
在手指与葵叶的接触中,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看见古代匠人通过剪、晒、焙、削、漂染、编织等工序,将一片片葵叶制作成一柄柄精美的葵扇的景象。制作完成的葵扇芯蒂圆正、扇面平整、触感光滑柔韧。除了品相上乘,新会葵扇在电风扇、空调还没大规模普及的过去还是重要的送凉工具,在许多人在童年回忆里都有一段夏季被奶奶、外婆用蒲葵扇哄睡的经历。“扇的时候,这种葵扇特别凉快的,塑料扇根本是无法相比。”葵艺老师颇为自豪地说道。
深入交流 一窥葵艺传承现状
葵扇制作完毕,实践团成员们和民国1917主理人之一ghose就葵艺传承问题展开交流。ghose被大家亲切称作“基妈”,是江门众多文化保育工作者之一,一直致力于宣传五邑文化,并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超过100万的阅读量。谈及选择担任老师的人员时,主理人表示她主要是找一些在当地手艺比较好,又是靠“葵艺”这项手艺生活的人,这些手艺人一般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样教学水平才有保证。最后主理人情真意切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文化保育这条路真的很难走,我们只是小打小闹,但是能感受到从事这个行业的辛苦,包括其在金钱上巨大的花费,很多东西都是要靠时间去积累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民国1917主理人ghose 高美琦摄
这次交流给了实践团成员们很大启发,葵艺作为民间艺术,很大程度上还以家族为纽带进行传承,并且对葵艺工艺品的制作教学还没有实现高效的规范化,这些都是葵艺传承路上需要面对的挑战。不过,随着近年社交媒体的兴起,葵艺传承事业也在逐步向好,主理人表示借助社交平台,店铺获得一些流量和关注,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不少青年游客来到民国1917旅游打卡的同时也会乐于学习编织葵扇。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主理人在民国1917的合影 高美琦摄
线上线下相结合 感受葵艺发展潜力
为进一步了解公众对葵艺传承的态度,实践团通过收集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探讨葵艺的发展前景。问卷结果显示,对江门葵艺非常了解的人数很少,只占0.94%,而没听说过的人数高达57.75%。尽管如此,却仍有57.28%的人在给出的江门特产选项中选择葵艺制品作为手信,82.16%的人愿意购买葵艺制品作为饰品或者家具摆设。由此可见,虽然葵艺目前的知名度不高,但因其文化底蕴丰厚、美观实用、易保存等优点,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为直观感受葵扇市场,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位于江门的《狂飙》取景地——三十三里墟街。穿梭于街道,许多摊位和店铺售卖葵艺工艺品,其中不乏制作精良的葵扇。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增加美观,葵扇制作者还会在扇面绣字和印花。实践团成员们还发现,葵扇的价格十分亲民,不到十元就能买到一柄,不少游客都忍不住买上一柄来送凉消暑,抑或当作手信礼送给亲朋好友。实践团成员又随机采访了一位售卖葵扇的路边摊摊主,询问得知她售卖的葵扇都是自己编制,而从事葵艺制品售卖也是其家族第三代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摊主 高美琦摄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葵艺之美,通过采访相关从业人员,直击葵艺市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到了江门葵艺作为地方特色在当地发展势头良好。尽管线下授课和景点售卖等活动蓬勃展开,但从业人员欠缺,产业专业化程度不够以及对外知名度低等问题依旧存在。这使得团队成员对江门葵艺的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发展前景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明确了年轻人在葵艺传承中能够发挥的积极角色。同时,团队成员认为要解决葵艺面临的问题,既需要年轻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需要民间与政府协力合作,大家共同为葵艺传承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
投稿:新闻学院 杨一凡
审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