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临沂8月22日电(通讯员 耿兴通)8月18日,南京财经大学“红色追寻队”成员再次来到临沂市郯城县鲁南第一支部旧址。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无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点燃红色的火种,传播先进思想,寻求中国人民的解放。如今,实践队成员再一次来到这里,为了探寻星星之火长成参天火炬的秘密,更是为了加深全体成员对党和国家的热爱。鲁南第一支部旧址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更是临沂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其在强化党员和群众的爱国思想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探革命旧址,续红色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旧址门前合影 耿兴通摄
鲁南第一支部旧址位于临沂市郯城县城北,北邻沂河,是为记录鲁南第一支部历史和郯城革命斗争所设立的综合纪念馆。走进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旧址,第一支部发展史厅、刘之言师生学习、工作旧址厅等四个展厅坐落其中,院落中有一座刘之言雕像和一整块红石雕刻的党旗雕塑。如今,旧址已成为党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18日上午,实践队成员来到鲁南第一支部旧址,寻前辈故事,悟红色精神。实践队成员依次参观了鲁南第一支部旧址,沂蒙支部馆,临沂郯城县革命战斗纪念馆。此时,淅淅沥沥的雨下着,实践队成员在鲁南第一支部创始人刘之言的雕塑前站立,伴随讲解员娓娓地叙述,先辈们的身影似乎挺立在众人面前,模糊而又伟岸。冰凉的雨,似乎更能感受到他们那火一般炽热的红心。他们的光辉事迹,也正如雨水,浇灌在青年的心田。成员们不禁遐想,刘之言前辈为沂蒙人民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时,也是在这样的雨中吗?在干旱的土地上,他洒下希望的种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国近代经历了漫长的严冬,才盼来这样一缕春风,盼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救亡图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悟红色精神,学英雄故事
随后,全体成员进入第一支部发展史纪念馆参观。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明德英,这位沂蒙红嫂,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何为无私的守护。在战火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将小战士庄新民紧紧护在怀中,这份勇敢与牺牲,是对革命信念的坚定支持。王换与,另一位沂蒙红嫂,面对战争的残酷,她选择开办战时托儿所,用自己的苦难换来了他人的安宁,她的无私精神,为革命事业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沂蒙六姐妹的英勇事迹,更是激励着无数人,她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战士们筑起了一道生命之桥。沂蒙人民的伟大,在于他们以最朴素的情感和行动,默默支持着革命,这些故事,如同不朽的丰碑,铭记着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实践队成员被深深感动,对沂蒙精神更是有了深刻理解。这种故事,更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这十六个字最好的证明。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中共在鲁南的发展 王钰川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共鲁南博物馆内了解沂蒙山人民的斗争精神 耿兴通摄
忆红色岁月,守革命初心
时代更迭,往日的艰辛已被今日的幸福取代。然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的考验也随之接踵而至。青年一代,仍旧重任在肩,道阻且长。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不仅吸收了丰富的知识,更在成长与体验上有所收获。实践队队员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将知识与实践相统一,从红色精神中吸收养分,将所学所想投入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吾辈青年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临沂市郯城县党性教育基地前的合影 耿兴通摄
投稿:应用数学学院 耿兴通
审稿:应用数学学院 王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