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南京8月26日电(通讯员 朱静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铭记历史,传承革命薪火。8月24日,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忆峥嵘,访红址”实践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追忆峥嵘岁月”为活动主题,来到了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进行实践活动。在实地走访中,团队成员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忆峥嵘,访红址”实践团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首先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这里留存着日军侵华后施暴的证据,记录了这场灾难中受害者的血与泪。
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是一面大屠杀受难者照片墙,寥寥幸存者的相片无声地诉说着1937年的那段悲惨历史,数字“300000”仿佛再此具象化,令人悲痛愤慨。截至2024年1月31日,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7位,团队成员在幸存者照片前驻足凝视,缅怀无辜遇难的同胞。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列幸存者相片 朱静雯摄
团队成员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入场馆,无数陈列的史实资料是这段悲惨历史的铁证。玻璃展柜里陈列的报纸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墙上张贴着受难者在这场灾难中经历的痛苦遭遇。几面墙上一条长长的时间线,厘清了日军侵华的历程,每一个刻度下,都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展厅里营造了硝烟弥漫的荒村景象和还原后的日军轰炸废墟,展现了当年惨无人道的屠杀带来的民不聊生。在南京沦陷后,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仅一个月内就发生两万起强奸案,墙上的照片与影像展示了受害者狰狞的伤口,影片中的受害者几度哽咽,也令团队成员集体泪目。
随后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年有许多来自国际的友好正义之士挺身而出,拉贝先生、魏特琳女士以及很多无名英雄,不顾自身安危,救万民于水火。他们的善良勇敢让团队成员为之动容。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魏特琳女士雕像 朱静雯摄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了纪念馆的和平公园区,该区以“和平”为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和平交流的重要场所。展区内陈列的胜利之墙、汉白玉雕塑《和平》、紫金草花园是对和平的呼吁,也是对亡魂的告慰。团队成员深知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对悲痛历史的了解也提醒团队成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梅园新村纪念馆
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实践团队随后前往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梅园新村纪念馆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1946年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到南京,在此与国民党当局经历了长达十个月的谈判,代表团在此期间积极领导开展爱国民主运动,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纪念馆入口处便是庄严肃穆的周恩来铜像,铜像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大门的照片为原型,展现了周恩来总理的伟岸形象。走进纪念馆序厅,眼前是一座巨型汉白玉浮雕,生动刻画了中共代表团七位领导人和工作人员的卓越风姿。浮雕旁是中国共产党党旗及入党宣言,团队成员对先辈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精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为中共代表团领导人及工作人员浮雕 王鑫月摄
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关于国共南京谈判的史料,包括照片、电报、文件等珍贵资料,团队成员认真观看了展出的各种历史文件,了解了国共南京谈判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共代表团所面临的处境和先辈们的坚定信念。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谈判背景相关内容 朱静雯摄
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参观了周恩来等杰出领导人当年工作生活的场所。团队成员仔细观察了当年的陈设和布局,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当年在这里为国家为民族的美好未来奋斗工作的艰辛,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
图为中共代表团大饭厅及记者招待会举行处 王鑫月摄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收获颇多,团队成员不仅进一步了解了红色文化,而且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红岩精神。《拉贝日记》里写道:“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忘记历史是对前人的二次伤害,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抹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残酷的历史时刻警醒着世人,落后就要挨打,前人的痛苦切不可再次出现在这片鲜血沾染的土地上。来到梅园新村,这里承载着党发展的伟大历程,先辈在此一次次指引国家大事,周总理的身姿依旧那样鲜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眺望未来,以先辈为引才能更加锐意前进。这些红色记忆随着时代的前进,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愈加鲜艳的色彩。团队成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社会主义接班人,更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永恒的课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发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投稿: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王鑫月
审稿: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缪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