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探访历史遗迹,铭记英勇抗战-大发app官网入口

 法学院:探访历史遗迹,铭记英勇抗战-大发app官网入口
当前位置: 大发app官网入口 >> 正文

法学院:探访历史遗迹,铭记英勇抗战

发布者:法学院 [发表时间]:2024-08-30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上海8月25日电(通讯员 师曼玉 尤冉自洁)上海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经岁月变迁,硝烟不再,遗迹犹存,如今,上海拥有众多红色文化基地。8月25日,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下,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走进中共党史,领悟红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上海市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纪念馆,这座建筑在淞沪会战中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团队成员们实地探访了这一历史遗迹,旨在铭记英勇的抗战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图为四行仓库建筑外部 陆佳红摄

历史的回响

团队成员首先对四行仓库的外观进行总体预览和记录。走近这座建筑时,西墙上密集的弹孔和炮洞映入眼帘,这场战役的激烈程度在团队成员的眼前具象呈现。四行仓库,原名大陆银行仓库及北四行联合仓库,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坚固的建筑结构,在淞沪抗战后期,它成为中国军队抵抗日军进攻的重要据点。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率部坚守在此,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史称“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斗,虽以寡敌众,以战败告终,但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伟大斗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志气,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图为场馆内“四行仓库保卫战”幸存人员照片 刘一帆摄

穿越时空的对话

随后,团队成员进入馆内,跟随墙上的指引,开启本次参观之行。纪念馆按照时间顺序,将展览内容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个部分,通过文字、照片、文物、影像等形式,将这场战斗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参观者的内心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记。

步入纪念馆,最先吸引团队成员目光的是正对着入口的巨幅家书。据讲解,这是谢晋元将军在淞沪抗战前夕写给妻子的书信内容。“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其家国情怀,跃然纸上。而这幅家书背后,是由“八百壮士”一封封遗书家信组成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城。在“坚守四行”展厅内,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沿路的场景复原,使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夜袭仓库”“舍生取义”和“就地取材”等场景得以再现,将团队成员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团队成员站在被定格的场景前,倾听展板上的文字无声地讲述那段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血泪史,心中充满了对壮士们的敬佩。随着参观的深入,团队成员的每一步仿佛都踏在历史的脉络上,耳边似乎还能隐约听到枪炮的轰鸣和战士们的呐喊声。展馆的最后有一面“英名墙”,上面刻着“八百壮士”中已知姓名的323位勇士的名单,以及代替未找到姓名的壮士的番号与“六百”字样。团队成员在此驻足,默哀致敬,以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大家深知,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正是由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图为纪念馆内谢晋元像 刘一帆摄

历史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站在“结语”面前的团队成员仍沉湎于一路的见闻。如果说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泪斗争,那么纪念馆尽头的“战争与和平”雕塑,表达的则是中国人民对告别战争、珍惜和平的美好愿景。四行仓库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灯塔。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引导着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图为纪念馆“结语”部分 陆佳红摄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他们表示,虽然之前已通过各种渠道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但在亲眼目睹四行仓库的那一刻,才深刻体会到从再多的资料里了解四行仓库,都远抵不上站在建筑外,仰望西墙的那一刻。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进一步意识到先辈为开创和平年代所付出的鲜血和精力,认为在新时代,青年应牢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铭记每一位为和平英勇奋战的烈士,肩负使命担当,继续开拓光明和平的未来。

投稿:法学院 陆佳红

审稿:法学院 刘一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