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法学院:移动支付改写日常生活-大发app官网入口

 【学院风采】法学院:移动支付改写日常生活-大发app官网入口
当前位置: 大发app官网入口 >> 正文

【学院风采】法学院:移动支付改写日常生活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7-17 [来源]: [浏览次数]:

7月9日,我校法学院“智慧城市——移动支付”调研团队在出征仪式后正式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就“移动支付”话题以随机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调查,在人群中随机选择对象向进行访问,了解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一些基本看法。

首先是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即个人用户或单位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互联网向商家或企业支付钱款的大发app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诸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网银等形式的大发app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它将用户、设备、互联网、商家无形中联系在一起,为使用者提供的极大的便利。自手机普及以来,移动支付作为新一代的大发app官网入口的支付方式迅速受到了大众的认可。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的使用人数呈稳步增长的态势,移动交易额上限也在不断地提升。对此,团队成员采访了不同群体,询问他们对于移动支付的看法。

实践队员街边进行采访调研

张佳慧 摄

“主要是出门时不用带现金比较方便,”受访者表示。移动支付的最大便利之处是减轻了出门的负担。除了“便捷性”这个第一印象之外,不少受访者表示移动支付还可以避免假币流通、现金失窃等风险,同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使得收入与支出一目了然、方便记录。谈到这一点,有同学感慨:“之前总是不知道钱都花在哪了,现在移动支付的账单随时可查,也有助于我们学生查看自己的日常开销,做到心中有数,方便理财。”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之分,虽然移动支付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当今社会中可使用移动支付的地点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收银处都贴有收款的二维码或配备扫码设备,很多店家出现了零钱不足、无法为使用现金的顾客找零的情况。“这对于老一辈用惯了纸币的人就不太方便。”受访者如是说。

而且还有些店家始终坚持只收现金,依赖移动支付有时候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一点小混乱,这种现象主要归结于移动支付尚未被完全普及。

实践队员进行深入采访

张佳慧 摄

一位中年受访者说:“虽然移动支付快,但是总觉得一点一按后,钱没经过手里就流出去了,感觉不踏实。”在他看来,移动支付的弊端源于货币的虚拟性。不少人习惯了从钱包中掏钱付款的流程之后,一时难以适应移动支付的流程,相应地也必然存在警惕性。

移动支付的风险是切实存在且不可忽视的。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数配有指纹识别功能,微信或支付宝付款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便可确认付款,更有“出示付款码”即可免密支付的支付方法,这些都是集便利与风险于一体的付款方式。“熊孩子用父母手机充值游戏”“付款码被不法分子扫描”等新闻屡见不鲜,可见移动支付带来便捷的同时,滋生了一定的隐患。而对于预防风险的措施,许多人尚未有周全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研

孔为云 摄

“多设几个密码,密码不轻易透露旁人,或者干脆人脸识别也行。”一位受访者被问及措施时,想了许久后才给出回答,可见平时并没有深入想过这类问题。“平常我们觉得手机在自己手里,一般不会被盗付之类的。”显然,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移动支付带来的风险性,对于如何防范的问题表现得有些茫然。但其中一名同学说到了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充分了解移动支付相关的知识,比如有哪几种可以付款的方式、流程一般都有哪几步之类,不要轻易听信他人指导的操作。”了解它,才能自主有效地操控它,才不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团队成员通过调研发现,抛开利弊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移动支付的场景,购物、娱乐、餐饮等不同的领域都积极地号召全民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完成支付,甚至给出相应的优惠。不难发现,移动支付的普及率和覆盖率都在逐年上涨,无论是线上网店或线下商户都已具有这项服务。

除了日常的购物之外,部分金融机构也开始推出相关的业务,吸引投资者以移动方式进行投资或理财。移动支付的市场正在不断地扩大,并且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流的支付软件例如支付宝等也已全面实名制,并且进行面部扫描识别保障支付安全。但如何进一步降低移动支付的风险,让移动支付与现金支付能够妥善共存仍然是主要的问题。全体团队成员将继续进行调研,对移动支付安全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努力提供更加全面的大发app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

网站地图